外形酷似日本正仓院唐大刀,扬州博物馆真把出土唐刀当成宋剑?

作者|冷研作者团队-弓手冬郎

字数:3115,阅读时间:约11分钟

编者按:近期扬州博物馆所征集的一把被标为“宋代”的“铁剑”,遭到了很多网友的质疑。可以说,博物馆关于这个文物的标识,除了一个铁字之外,很多网友都不认,认定这是一把唐代的刀,而非宋代的剑。如果网友所认为的属实,那这件文物可太冤了,大名鼎鼎的唐刀,被标识为没那么大名气的“宋剑”。那么,这把“宋剑”真的是“唐刀”吗?

▲扬州博物馆的铁剑

首先,网友的质疑,其实也有一定的道理,那就是这把剑的形制,和一般说的“诸刃唐刀”、“锋两刃唐刀”太像了。

上图,从上往下,第一为扬州博物馆藏宋剑,第二为正仓院所藏“唐大刀”即“唐风の大刀”(见正仓院官网),第三为窦菽钩鐾恋奶拼丁W⒁猓菽钩鐾恋奶频叮凡坎⒎橇饺小U衷汗偻浴疤拼蟮丁钡慕樯埽氪鞘欠浅Q辖鞯摹9谝恍┩淹つ康慕衷翰仄匪党墒侵泄瞥脑盎酰欢导噬喜⒎侨绱耍徽衷合嗟币徊糠植仄罚缙渲械墓⒓⒑坏鹊龋加胫泄奈锖臀南准窃卮笙嗑锻ァH毡镜哪瘟疾┪锕莨俜皆2018年举办“正仓院展”的时候,早已公开了正仓院藏品的出处:在正仓院所藏9000件藏品中,95%的文物为日本制造(笔者注,还有相当一部分是新罗造,真正的唐物极少)。虽然在正仓院藏品中,不乏一些唐代传至日本的精美之作,但在此展(笔者注:指2018年的正仓院展)的56件文物中,确定唐代文物的仅仅2件。

正仓院官网的唐大刀,解说文的第一句翻译为:唐大刀是指唐风的大刀。网友质疑扬州博物院的事,还登上了扬州当地的媒体,扬州博物馆方面也针对此事做出了回应,相关报道截图如下:

总结来说,博物馆认定为宋代铁剑的依据是“形制和材质”,同时认为这把铁剑是“自制兵器”,并非官方武器。虽然博物馆也会出错,不假;但是在这件事上,笔者认为博物馆做的是非常严谨的。即这把就是“宋剑”,而不是“唐刀”。

本文也因为认同博物馆的看法,所以后文统一称之为“剑”。

首先我们来谈第一个问题,这到底是不是一把剑?结合相关文献可以知道,这种只有剑梢为两刃的剑,在宋代和明代确实被称之为“剑”,是道士用来做法、防身、修行用的兵器。此类剑首,从文艺作品中看,南宋托名吴道子的宗教绘画图集《道子墨宝》有持此类剑的道教神仙形象。

▲南宋《道子墨宝》,持剑的佑圣真君,注意剑梢

西夏黑水城遗址的《玄武大帝图》(现藏俄国)中,道教神灵玄武大帝也手持一柄单刃剑,虽然剑梢被遮挡,但猜测应该也是剑梢双刃:

▲西夏《玄武大帝图》

从文献上来看,那么资料更为丰富。宋代的道教典籍《云笈七签》第八十四卷《尸解》有《造剑尸解法》,详细记录了宋代道士配件的形制:

“……作精利剑。使长三尺九寸,广一寸四分,厚三分半,以杪九寸为左右刃处。其柄任长短,取适也,头可安录环也,唯使长三尺九寸耳……欲知剑之左右内外,以剑正指南,使剑背在上,使剑刃在下也……剑杪九寸,有两刃处,并刻两刃中,脊上内外面各作三丁字,从两刃头始作丁字,分以三寸为一丁字,字顺向剑杪……”

此文提到的“剑杪”即为剑梢,也就是剑尖的意思,而且屡次提到剑梢九寸是“两刃”、“左右刃”,而且提到了“剑刃”和“剑背”,可见《云笈七签》所记载的道教用剑,即剑梢开两刃,剑背如刀背的形制。类似的记载,也见于宋代的《太平御览-卷刘百六十五-道部七-剑解》,而且记载更为详细:

“使长三尺九寸,广一寸四分,厚三分半,谓背脊上近柄间,令厚三分半也。至两刃际,可减一二厘耳。又向刃边,先煞背二分,乃立刃至抄,亦以渐令薄也。杪九寸,为左右两处,当从I项定度,整三尺,刻背为刃,亦广三分八厘,必使中脊馀六分也。”

这两段文字记载也引发一些网友的质疑,认为“长三尺九寸,广一寸四分”,以宋代度量衡来计算的话,太过夸张,找不到这种尺寸的东西,然而其实只要在《太平御览》这一篇中多翻一页,便可知道,道教好古,造剑所用度量衡并非宋代的营造尺,而是和乐律、天文一样用所谓“周尺”:

“寻古今尺长短不同,九章算法皆积毫厘之度。晋中书监荀勖善音律伎艺,常恨八音不调。后有人掘地得一玉律,铭题周世,短晋尺四分半,以改定音律,声韵合度。今宜用此尺为准,所以示者,总真、桐柏并以周时作剑,用周尺也。”

嘉庆十二年本《太平御览》古籍截图如下:

其实中国古代唐以后所谓的“尺”,本就分为两种。营造、量衣、日用,为大尺,历代不一,约合今天的三十多厘米,这种一般称之为“营造尺”;

而涉及天文、乐律、医学的“尺”,则一直沿用古制,为小尺,约合今天的24.5厘米,历代一直没有大的变化,这种尺被称之为“天文尺”、“量天尺”,一直到清代才改变历法,用营造尺统一了“量天尺”。

道教一方面好古,另一方面常自诩天人,自然热衷于用古制,使用“量天尺”是情理之中的。

那么我们以量天尺来计算,那么宋代道士用剑的长三尺九寸,约为95.55厘米,宽一寸四分,是3.43厘米。剑梢九寸为两刃,即剑尖22.05厘米为两刃。厚三分半,就是8.575毫米。

具体到扬州博物馆的这个文物的长度数据而言,其长度为98厘米,折合量天尺为四尺整;宽度3.2厘米,折合量天尺为一寸三分,也几乎是整数。整体数据折算为量天尺,长、宽几乎都为整数,并且与宋代道教标准用剑的数据高度接近。

然而博物馆并未提出更多数据,我们无法准确知道这把剑的厚度和两刃长度;但是有两点可以肯定,一个是剑身较厚,应该在8毫米以上,也和宋代道教剑吻合;另外剑尖两刃部分的长度,可以通过与宽度的对比得到近似值,图中,两刃部分的长度约为宽度的6.5倍,约为21厘米,也与宋代道教标准用剑高度接近。

还有一点争议,就是文献中提到,宋代道教用剑,头部会安装“录环”,“录环者,镂刻剑环也。”但是具体到文献中的上下文可知,“录环”其实是选装配件,并非标配。

《云笈七签》的记载是:其柄任长短,取适也,头可安录环也,唯使长三尺九寸耳。

《太平御览》:剑头可安录I。

类似的道教剑,在明代的道教经典中也有记载,但是在明朝,剑环似乎才成为标配。《洞玄灵宝道学科仪》记载:

若快铁作精利剑,I圆二寸六分,柄长一尺一寸七分,剑刃长二尺四寸七分,合长三尺九寸。法钩I长三尺九寸,广一寸四分,厚三分半,以梢九寸,为左右刃处,头安I。

去掉了“可”字,可见在明代,道士用剑,剑环似乎成为了标准配件。

最后补充一点,就是这种只在尖部开两刃的形制,应该就叫“左右刃”。除了上面引述的《云笈七签》、《太平御览》、《洞玄灵宝道学科仪》中的记载之外,明代戚继光的《练兵实纪》记载了“线枪”、“透甲枪”,也明确提到了“左右刃”:

造法:锋用钢,三寸左右刃用钢,一尺以下皆铁,从脊分铲至刃左右面平,乃利。至锋更扁,渐宽又渐收,收薄则利,宽则刃入以下不滞矣。最利马上直戳,用法亦如长枪,但终不能御长器,于腰刀互有胜负,得十之五。

冷兵器研究所之前曾经就发过一个特殊的明代矛头的照片,应该就是戚继光说的“透甲枪”:

图中两刃部分约为10厘米,正好符合“三寸左右刃”的长度数据;图中一尺以下为与杆子的连接处,材质似乎偏软,符合“一尺以下皆铁”的记载。

综合来看,至少宋、明两代,剑、矛的头部两刃形制,都被称之为“左右刃”。“诸刃”、“锋两刃”、“锋者两刃”这些称呼,我才疏学浅,尚未在中国古籍中找到。也并未在宋之前文献中找到关于此类剑梢的记载。

但总体而言,这个文物更应该是一把宋代道士所用的“剑”,而非一些朋友所猜测的那样,是把“唐刀”。

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,主编原廓、作者弓手冬郎,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,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。部分图片来源网络,如有版权问题,请与我们联系。

637人参与, 0条评论 登录后显示评论回复

你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 登录/ 注册